【教學設計】八年級下——創(chuàng)建逐幀動畫 二維碼
1179
發(fā)表時間:2018-07-17 08:43 創(chuàng)建逐幀動畫 教材分析 本活動介紹了逐幀動畫的制作。 學生分析 對于八年級的學生,本課的學習興趣濃厚,終于開始做動畫了,但對于幀的理解有難度,所以本課適合先介紹其中一種,關鍵幀的基本操作及意義。 教學目標 1.理解逐幀動畫的概念及應用。 2.理解普通幀、關鍵幀、空白關鍵幀的概念。 3.掌握制作逐幀動畫的方法。 4.掌握改變影片播放速度的兩種方法。 5.理解圖層概念,會根據(jù)對象運動效果設置圖層。 6.掌握動畫的發(fā)布和Flash源文件的保存方法。 教學重點和難點 1.教學重點。 各種幀的概念和運用、運動速度和時長的控制、圖層的概念和運用。 2.教學難點。 不同幀的選擇使用,圖層與運動對象的關系。 教學過程 設置情境、導入新課 1.展示幾個簡單的Flash動畫作品,如逐幀相冊動畫、毛筆寫字動畫等,組織學生觀摩,體驗動畫作品的魅力。 2.簡單復習上節(jié)課介紹的Flash的窗口和繪制的工具及繪制動畫元件。 3.將一系列靜態(tài)的連續(xù)動作的圖片(例如,人走路的過程、跳躍的過程等)放在同一個文件夾中,用看圖軟件先緩慢觀看每一張圖片,再以較快的速度播放,靜態(tài)的圖片會形成一段類似動態(tài)的動作(講解動畫原理)。 4.課件顯示課題:活動三逐幀動畫。 建立“幀”的概念及“幀”的作用與操作 1.講解幀的概念:在Flash動畫中,幀是某個時間點上的圖像,讓不同幀上的圖像發(fā)生變化就能產(chǎn)生動畫效果。任何動畫都是由一個個幀連接而成的。幀是動畫的最小單位。 2.引導學生閱讀學習教材第14頁內(nèi)容,從中了解關鍵幀、普通幀、空白關鍵幀、時間軸和時間軸面板的概念及應用。 3.引導學生打開Flash軟件。 4.廣播教師機,提問學生(連線練習): (1)默認的第一幀是什么幀? (2)在空白關鍵幀里面畫個圓,這時的幀是什么幀? (3)在第五幀,點擊右鍵——插入幀,灰色的幀是什么幀? 在問答過程中講解各種幀的作用與操作。 5.引導學生進行幀的操作練習。 操作要求: (l)第一幀創(chuàng)建關鍵幀(添加內(nèi)容與沒添加內(nèi)容的區(qū)別)。 (2)第二幀創(chuàng)建空白關鍵幀(與第一幀關鍵幀的區(qū)別)。 (3)第五幀插入幀(與關鍵幀的區(qū)別)。 (4)復制第一幀到第六幀的位置。 (5)刪除第三幀。 對學生的活動過程予以相應的提示(比較),并對活動過程給予適當?shù)脑u價。 創(chuàng)作逐幀動畫 1.以PPT形式展示創(chuàng)建逐幀動畫的幾種方法(本節(jié)課用第一種和第二種方法創(chuàng)建逐幀動畫)。 2.例子:創(chuàng)建5秒鐘倒計時動畫(廣播教師機)。 I.演示: (l)單擊菜單欄中的“文件”,新建一個Flash文檔文件。 (2)設置文檔屬性。大??;“400* 300像素”,背景顏色:“天藍色”,幀數(shù):“l(fā)Ofps”。 (3)選中“圖層1”的第一幀,選取文本工具,設置文字屬性。字體:“黑體”,大?。?/span> “150”,顏色:“紅色”。單擊舞臺,輸人數(shù)字“5”。 (4)單擊菜單欄中的“窗口”,選中“對齊”命令,打開對齊面板,對彈出的對話框進行簡單解釋。 (5)單擊舞臺上的數(shù)字,選中“相對于舞臺”選項,利用“水平中齊”和“垂直中齊”工具,將文字置于舞臺的中央。 (6)選中第兒幀,單擊菜單欄中的“插入”一“關鍵幀”,或直接按F6功能鍵,在第11幀中插入一個與第1幀內(nèi)容相同的關鍵幀。 (7)雙擊舞臺上的數(shù)字“5”,將數(shù)字改為“4”。 (8)在第21、31、41幀中分別插入關鍵幀,并更改其中的數(shù)字為;“3”、“2”、“1”。 (9)在第51幀上插入一個關鍵幀,將舞臺上的數(shù)字更改為“時間到”,文字大小設為“96”;在第60幀上按F5插入普通幀,延長動畫播放時間。 (10)單擊菜單欄中的“控制”一“測試影片”命令,系統(tǒng)將生成一個“.swf”播放文件。 作品測試完成后,單擊“文件”菜單,將動畫保存在“倒計時.fla”中。 4.讓學生動手操作,可以模仿“倒計時”例子,或自主創(chuàng)作。 5.對學生的活動過程予以必要的提示(創(chuàng)作逐幀動畫時,各個關鍵幀的內(nèi)容可以任意改變,關鍵幀的數(shù)量也可以自行設定,只要兩個相鄰關鍵幀的內(nèi)容連續(xù)合理即可),并對活動過程予以適當評價。 6.展示并評價學生作品,鼓勵學生參與評價。 認識圖層及圖層面板 1.講解圖層的原理(將圖層比喻為透明的紙,每一張都保持獨立,它們的內(nèi)容不會相互影響,可以進行獨立的操作,同時又可以將它們合成一個完整的電影)。 2.講解圖層的作用及類型(普通圖層、引導圖層、被引導圖層、遮罩圖層和被遮罩圖層等)。 3.以創(chuàng)建小孩奔跑動畫為例,實踐圖層的運用。 4.演示: (l)單擊菜單欄中的“文件”,新建一個Flash文檔文件,文檔屬性設為默認值。 (2)單擊菜單欄中“文件”一“導入”命令,在“導入”對話框中,選擇一張圖片作為動畫的背景圖片,如“背景.JP9-。 (3)單擊菜單欄中的“修改”一“變形”’“縮放”命令,將背景圖片的大小調(diào)整到與舞臺大小相一致。 (4)雙擊圖層面板中的“圖層l”,將該圖層重命名為“背景”。 (5)單擊圖層面板中的“插入圖層”按鈕,插入—個新圖層,并將該圖層重命名為“小孩”。 (6)單擊菜單欄中的“文件”斗“導入”命令。在“導入”對話框中,選擇一張圖片作為動畫的起始頁面,如“跑步OOl. png”。此時,系統(tǒng)彈出一個對話框。 (7)單擊“是”按鈕.Flash會自動把同名的圖片文件序列以逐幀形式導入到舞臺的左上角。 (8)導入操作完成后,這些動畫序列將被Flash自動分配在8個關鍵幀中。 (9)在“背景”圖層的第8幀處,按下快捷鍵F5,插入普通幀,延長“背景”圖層的播放時間。 (lO)單擊菜單中的“控制”一“測試影片”命令,系統(tǒng)將生成一個“.swf“播放文件。作品測試完成后,單擊“文件”菜單,將動畫保存在“奔跑的小孩.fla”中。 5.出示任務: (l)導入gif動畫圖片,建立一個逐幀動畫,觀察時間軸的狀態(tài)。給這個逐幀動畫添加一個合適的背景。 (2)利用對齊工具,讓導入的圖片居中對齊。 應用圖層、組合動畫、演示講解、制作范例 1、講解:在制作動畫時,每個圖層都有獨1立的幀面板,可以在每個圖層上單獨制作動畫,組合多個圖層的動畫便可形成復雜的動畫。 2.創(chuàng)建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模擬動畫。 3.演示: (l)單擊菜單欄中的“文件”,新建一個IFlash文檔,文檔屬性設為默認值。 (2)選取文本工具,在“圖層1”第1幀處輸入漢字“初二”,在屬性面板上設置文字屬性,字體:“隸書”,大小:“96”。 (3)將該圖層重命名為“初二”。 (4)利用工具箱中的“任意變形工具”調(diào)整文字的大小。 (5)打開對齊面板,利用“水平中齊”和“垂直中齊”工具,把文字置于“相對舞臺”的中央。 (6)單擊菜單欄中的“修改”一“分離”命令(兩次),將文字“初二”轉換為矢量圖。 (7)利用橡皮擦工具,按照與漢字書寫筆畫相反的順序,倒退著將文字的筆畫擦除,每擦一次,按F6功能鍵插入一個關鍵幀。 (8)在時間軸上,拖動鼠標選中所有關鍵幀,右擊鼠標,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“翻轉幀”命令,將幀的順序全部顛倒過來。 (9)單擊圖層面板中的“插入圖層”,插入一個新圖層,并將該圖層重命名為“毛筆”。 (lO)單擊菜單欄中的“文件”一“導入”命令,導入“毛筆.png”文件(背景透明色的毛筆圖片)。 (11)利用工具箱中的“任意變形工具”調(diào)整“毛筆”圖片的大小,并將“毛筆”圖片移到“初二”圖層中運筆寫字的初始位置上。 (12)從“毛筆”圖層的第二幀開始,不斷按F6功能鍵插人關鍵幀,并將“毛筆”移到文字幀相應的筆畫上。 (13)單擊菜單欄中的“控制”一“測試影片”命令,系統(tǒng)將生成一個“.swf”播放文件,作品測試完成后,單擊“文件”菜單,將動畫保存在“毛筆寫字.fla”中。 4.出示任務:運用圖層組合動畫,創(chuàng)建一個用筆寫字的模擬動畫(自由發(fā)揮)。在學生操作過程中給予適當?shù)奶嵝?,如,文字要分離兩次等。 5.創(chuàng)新活動: (l)在不同的圖層中導入不同的gif動畫或圖片系列,形成多個動畫場景。 (2)改變圖層的層次關系,觀察動畫效果的變化情況。 6.展示學生優(yōu)秀作品,對活動過程及成果進行適當點評。 歸納小結、拓展學習 師生共同小結本活動的主要學習內(nèi)容: (l)認識逐幀動畫。 (2)認識圖層及圖層面板。 (3)應用圖層組合動畫。 |